【放虎归山什么意思】“放虎归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里”,比喻把危险的人或事物放回原来的地方,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或威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彻底解决,反而让问题再次出现,甚至更加严重。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放虎归山 |
拼音 | fàng hǔ guī shān |
释义 | 把老虎放回山中,比喻对危险人物或问题未加防范,使其重新造成危害。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吾观刘备,有雄才而无大略,非久居人下者也。若不早图之,必为后患。”(意指若不除掉刘备,将来会成为大患)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因疏忽或错误决策导致问题再次发生。 |
近义词 | 留祸根、养虎遗患、后患无穷 |
反义词 |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杜绝隐患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职场管理
- 例句:公司内部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如果放虎归山,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2. 军事战略
- 例句:敌人虽暂时撤退,但若不彻底消灭,就是放虎归山,迟早会有报复。
3. 家庭教育
- 例句:孩子犯了错,如果不及时纠正,就等于放虎归山,将来难以管教。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放虎归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蕴含着中国古代的智慧和警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留下隐患。古人常说“防微杜渐”,正是强调从小事抓起,防止问题扩大。
在现代社会,“放虎归山”也可以引申为对某些社会现象或制度漏洞的批评,比如对腐败分子的纵容、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放任等,都是典型的“放虎归山”行为。
四、总结
“放虎归山”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具体事件,也可用于表达一种警示态度。它强调的是对问题的彻底解决,而不是表面处理。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