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故事来源是什么】“虎踞龙盘”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成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南京(古称金陵)的地理形势,寓意其为帝王之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
“虎踞龙盘”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言语》篇,原文是:“王丞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使,惟江左老梅,不可折也。’”后人引申为“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形如虎盘踞、龙蟠伏,地势险要,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在历史长河中,“虎踞龙盘”不仅成为南京的代称,还被历代文人墨客用来赞美其地理优势与文化地位。同时,这一成语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着权力、稳固与威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虎踞龙盘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文出处 | “王丞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使,惟江左老梅,不可折也。’” |
含义 | 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多用于描述南京的地理形势 |
历史背景 | 古代南京(金陵)因地形如虎盘踞、龙蟠伏而得名,被视为帝王之都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南京作为历史名城的尊崇,也象征权力与稳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历史、地理等语境中,强调地势与历史地位 |
三、延伸说明
“虎踞龙盘”虽源于《世说新语》,但其广泛使用则始于后世对南京地理特征的描述。尤其是东晋时期,南京成为首都,此地“山川形胜,龙盘虎踞”的特点被文人反复提及,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
此外,这一成语也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更多象征意义,如形容一个地方发展迅速、根基牢固,或指代某人在关键时刻稳坐阵脚、掌控全局。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虎踞龙盘”不仅是对地理形势的描绘,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中国古代城市与文化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