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

2025-08-06 22:50:39

问题描述: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22:50:39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寄黄几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轼(字子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好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的,但诗题中提到的“黄几复”并非黄庭坚本人,而是黄庭坚的弟弟黄几复。因此,“寄黄几复”这一题目中的“黄几复”是苏轼的友人之一,而非黄庭坚。

尽管诗题为“寄黄几复”,但诗的内容实际上是对黄庭坚的思念和赞颂,表达了苏轼对这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朋友的敬重与怀念之情。这种“借题发挥”的写法在古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也体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学技巧。

一、典故出处总结

项目 内容
诗名 寄黄几复
作者 苏轼(字子瞻)
朝代 北宋
体裁 七言律诗
题目含义 表达对黄几复的思念之情
实际对象 黄几复(黄庭坚之弟)
实际主题 对黄庭坚的赞美与思念
文学背景 苏轼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二人交情深厚

二、内容解析

《寄黄几复》全诗如下: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桂岭瘴疠多疾病,老去难堪客里身。

> 岭南风土苦炎热,梦到江南意更真。

> 何日归去来,共此烟霞景。

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身处北方,而黄几复则在南方,两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诗中既有对友人生活的关切,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同时,诗中还流露出对江南风物的向往,以及希望与友人共度清闲时光的愿望。

虽然诗题是“寄黄几复”,但实际上表达的是对黄庭坚的思念,这说明苏轼在诗中使用了“借题”手法,将情感寄托于黄几复身上,从而抒发对黄庭坚的深情厚谊。

三、历史背景

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弟弟,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两人在文学上相互欣赏,常有书信往来。苏轼与黄庭坚之间的友谊,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也体现在他们共同追求艺术理想、探讨人生哲理的过程中。

《寄黄几复》虽以黄几复为题,但其情感核心仍围绕黄庭坚展开,反映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中善于借物抒情、托人寄情的特点。

四、总结

《寄黄几复》是苏轼一首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的七言律诗,表面上是写给黄几复的诗,实则是对黄庭坚的思念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也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苏轼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