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翻译】《潼关》是唐代诗人谭嗣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壮志未酬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近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该诗的全文翻译及。
一、原文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不断,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翻译与解读
原文 | 翻译 | 意义 |
终古高云簇此城 | 千年不变的高耸云层环绕着这座城池 | 描写潼关地势险要,历史悠久 |
秋风吹不断 | 秋风猛烈却无法吹散这里的气息 | 表达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
望西都,意踟蹰 | 回望昔日的都城,心中充满惆怅 | 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在秦汉时期经过的地方令人伤感 | 对历史变迁的哀叹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曾经辉煌的宫殿如今只剩下尘土 | 形容王朝更替后的凄凉景象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不管是兴盛还是灭亡,百姓总是受苦 | 道出历史循环中人民的苦难 |
三、总结
《潼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潼关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沧桑,同时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刻,展现了谭嗣同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忧国情怀。
通过本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潼关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潼关》成为一首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谭嗣同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