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大不掉的意思是什么】“末大不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不掉,尾大不掉。”原意是说树梢太大,就无法摇动,比喻事物的末端过大,难以控制。后来引申为机构或组织庞大,难以管理,或者权力过于集中于下层,上层难以驾驭。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末大 | 树梢过大 |
不掉 | 无法摇动 |
引申义 | 事物末端过大,难以控制;机构庞大,难以管理 |
二、出处与演变
- 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
- 原文:“末大不掉,尾大不掉。”
- 演变:从字面意思到引申义,常用于形容组织结构不合理、权力分布失衡的情况。
三、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用于组织管理 | 公司规模过大,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有“末大不掉”之忧。 |
用于政治或权力结构 | 政府机构臃肿,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存在“末大不掉”的问题。 |
用于比喻 | 这个项目进展缓慢,是因为各环节互相牵制,显得“末大不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机构臃肿、尾大不掉、难以驾驭 |
反义词 | 精简高效、结构合理、上下协调 |
五、总结
“末大不掉”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原本用来描述树木枝叶过重、难以摇动的现象,后被引申为对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不合理的一种形象比喻。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于批评机构臃肿、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况。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组织架构的合理性,避免因“末大不掉”而影响整体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