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怎么读】“茕茕孑立”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孤独无依的状态。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因为字形复杂而不知道如何正确发音。本文将从拼音、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茕茕孑立”出自《诗经》,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没有依靠。其中,“茕茕”表示孤单的样子,“孑立”则是独自站立的意思。整体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的处境。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用来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无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写作中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发音方面,“茕茕孑立”的拼音为 qióng qióng jié lì,需要注意“茕”和“孑”这两个字的读音容易混淆,尤其是“孑”(jié)不是“jie”(第四声),而是第二声。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含义 | 用法示例 |
茕 | qióng | ㄑㄩㄥˊ | 孤单、孤单的样子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茕 | qióng | ㄑㄩㄥˊ | 同上 | “他一人茕茕孑立,无人问津。” |
孑 | jié | ㄐㄧㄝˊ | 独自、单独 | “孑然一身,茕茕孑立。” |
立 | lì | ㄌㄧˋ | 站立、存在 | “他虽处逆境,却能茕茕孑立。” |
三、常见误区提示
- “茕”字读音:很多读者会误读为“qiong”(第二声),但正确的发音是“qióng”(第二声),与“穷”同音。
- “孑”字读音:易被误读为“jie”(第四声),但实际应读“jié”(第二声)。
- 成语结构:“茕茕”是叠词,表示“孤单的样子”,“孑立”是“独自站立”,整体结构紧凑,意义明确。
四、结语
“茕茕孑立”作为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不仅在阅读中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在书写和朗读时也需注意发音的准确性。通过了解其拼音、含义及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