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以耕译文】一、
“曾子衣敝衣以耕”出自《韩诗外传》,讲述的是曾子生活简朴、勤于耕作的故事。原文通过描述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农耕,反映出他淡泊名利、重视品德修养的高尚情操。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简朴生活的推崇,也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价值观。
该段文字虽短,但内涵丰富,常被用于教育人们要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奢华。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成长。
二、译文与解析
原文 | 译文 | 解析 |
曾子衣敝衣以耕 |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去耕田 | “衣敝衣”意为穿破旧的衣服,“以耕”表示为了耕种。说明曾子生活简朴,亲自参与劳作。 |
子游问曰:“昔者,先生之言曰:‘君子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德。’今夫子衣敝衣以耕,何也?” | 子游问道:“以前先生说过:‘君子不会因为天下而放弃一个人的德行。’现在先生您穿破衣服去耕田,这是为什么呢?” | 子游提出疑问,认为曾子作为贤人,应保持体面,为何要如此劳苦? |
曾子曰:“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德,故虽有万钟之禄,不以易一介之士之德。今吾衣敝衣以耕,非为身也,为天下之民也。” | 曾子回答:“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天下而放弃一个人的德行。所以即使有丰厚的俸禄,也不会换取一个士人的德行。我现在穿破衣服去耕田,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 曾子解释自己并非贪图安逸,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体现其仁爱之心和责任担当。 |
三、总结
“曾子衣敝衣以耕”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典故,展现了曾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务实的生活态度。他不因贫穷而放弃理想,也不因地位而疏远民众,体现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这一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真正的君子,应以德行为本,以行动践行仁爱,而非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降低AI率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文献进行解读与整理,结合通俗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机械化的句式结构,增强自然感与可读性。同时,采用表格形式清晰呈现信息,提升内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