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意思是什么】“箭在弦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紧急时刻,或者局势已经发展到无法回头的地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弓箭手将箭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状态,象征着准备充分、时机成熟,随时可能行动。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箭在弦上 |
拼音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出处 | 《左传》等古代典籍中常见类似描述,后演变为成语 |
含义 | 比喻事情已到关键时刻,必须立即行动或做出决定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紧迫性 |
近义词 |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反义词 | 从容不迫、按兵不动、犹豫不决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箭在弦上”最早源于古代射箭活动。当射手将箭搭在弓弦上时,意味着他已经做好了发射的准备,一旦松手,箭就会飞出去。因此,“箭在弦上”逐渐被引申为一种紧张、关键的时刻。
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战争、政治决策、人生转折点等重要场景。例如:
- 《左传·僖公十五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现代使用:如“形势箭在弦上,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项目进展到关键阶段,已经箭在弦上,不能再拖延。 |
政治局势 | 国际局势紧张,双方剑拔弩张,箭在弦上,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
个人选择 | 婚姻关系已经走到尽头,他知道自己已经箭在弦上,必须做出选择。 |
四、总结
“箭在弦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事情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或决定。它不仅用于描述外部环境的紧迫性,也常用于表达内心的焦虑与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出当前所处的紧张状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箭在弦上”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情境的高度概括与形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