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衣不解带的意思】“衣不解带”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极度紧张、忙碌或焦虑的状态下,连衣服都不敢脱下,时刻保持警觉。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关键时刻或特殊情境下的高度警惕和紧张状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衣不解带 |
拼音 | yī bù jiě dài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夜不释卷,衣不解带。” |
含义 | 形容人极度紧张、焦虑或警觉,不敢松懈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精神上的高度集中或压力 |
近义词 | 精神紧绷、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
反义词 | 轻松自在、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
二、成语背景与使用场景
“衣不解带”最早出自《后汉书》,原意是指读书人夜晚学习不休息,甚至连衣服都不脱,形容勤奋刻苦。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重大事件、紧急情况或心理压力时的精神状态。
例如:
- 在战场上,士兵们衣不解带,随时准备战斗。
- 家中老人病重,子女日夜守候,衣不解带。
- 项目临近截止日期,员工们衣不解带地加班赶工。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而非具体动作。
2. 情感色彩:带有较强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不宜用于轻松场合。
3. 搭配词语:常与“日夜”、“守候”、“焦虑”等词搭配使用。
四、总结
“衣不解带”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紧张状态,也反映了心理上的高度警觉。它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精神面貌。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