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江河日下什么意思】“江河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逐渐衰退、衰落,越来越差。这个成语原本是描绘自然景象的,后来被引申为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状态的描述。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江河日下 |
拼音 | jiāng hé rì xià |
释义 | 原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变浅,比喻事物或局势逐渐衰落、恶化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人之将死,必有恶气。江河日下,天地闭塞。”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衰退趋势 |
近义词 | 日薄西山、每况愈下、江流日下 |
反义词 | 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如日中天 |
二、词语使用场景
“江河日下”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社会现象:如“近年来社会风气江河日下,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2. 经济发展:如“该行业整体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3. 个人状况:如“他身体状况江河日下,已经不适合继续工作。”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虽然“江河日下”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描述日常小事,应适用于较为宏观或严重的衰退现象。
- 语境搭配:要确保语境合适,不能脱离上下文单独使用。
- 感情色彩: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适合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或担忧。
四、总结
“江河日下”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逐渐衰败、不可挽回的趋势。在写作和口语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并运用“江河日下”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