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言献策是什么意思】2、
“献言献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中,表示提出建议或意见,以帮助解决问题或推动工作。这个词语在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学校等组织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对集体智慧的重视和对个人参与的鼓励。
该词由“献言”和“献策”两个部分组成。“献言”指的是提出自己的言论或看法,“献策”则是指提出策略、方案或计策。两者结合,强调的是通过积极思考和主动发言来为集体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献言献策 |
含义 | 提出建议或策略,以帮助解决问题或推动工作 |
结构 | “献言”(提出意见) + “献策”(提出策略) |
使用场景 | 政府、企业、学校等组织中,鼓励员工或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会议、倡议书、报告等 |
近义词 | 建言献策、建言良策、出谋划策 |
反义词 | 默不作声、袖手旁观 |
二、使用示例
- 例句1:公司正在制定新年度计划,鼓励员工踊跃“献言献策”,共同完善方案。
- 例句2:人大代表在会议上认真“献言献策”,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 例句3:学生代表在校园座谈会上“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恰当:不宜用于日常闲聊,多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
2. 语气得体:应表现出尊重和合作的态度,避免过于强硬或片面。
3. 内容具体:提出的建议应有实际价值,而非泛泛而谈。
四、总结
“献言献策”是一种积极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的方式,体现了个体对集体事务的关注与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中,鼓励“献言献策”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激发创新思维,并促进民主管理的实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表达方式,可参考《现代汉语常用词典》或相关语言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