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是什么意思】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话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对先帝刘备的忠诚与感激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帝(刘备)并不因为我的身份低微、地位卑贱而轻视我。”
在古代,“卑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贬义词,而是指出身低微、地位不高。诸葛亮出身寒门,早年生活贫困,但刘备却对他十分信任和重用,这让他深感感动,并决心竭尽全力辅佐刘禅,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二、详细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师表》——诸葛亮 |
原文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意思 | 先帝(刘备)并没有因为我的身份低微而轻视我,反而亲自屈尊三次到我的茅庐中拜访。 |
背景 | 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体现了对他的重视。 |
作者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主旨 | 表达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自己愿意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决心。 |
三、扩展理解:
“卑鄙”在古文中常用于形容人出身低微或地位不高,而非现代语境中的道德贬义。诸葛亮在文中提到“卑鄙”,正是为了强调自己曾经的处境,从而衬托出刘备对他的信任之重。这种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力量,也让读者感受到诸葛亮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四、结语:
“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仅是一句表达感激的话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体现了诸葛亮忠贞不渝的品格。这句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用以表达对他人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