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苟且是什么意思】“因循苟且”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做事态度懒散、不思进取、只求表面过得去,而不愿认真负责或积极改进。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消极应对、敷衍了事的态度,多用于批评工作或生活中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来源 |
因循 | 沿袭旧规,不加改变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苟且 | 只求暂时应付,不顾将来 | 多见于古代文献及现代用语 |
组合起来,“因循苟且”意指在做事时墨守成规、敷衍塞责,不愿深入思考或做出改变。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指员工对待任务态度不积极,只完成最低要求 |
学习环境 | 学生学习不认真,只求考试过关 |
管理层面 | 领导对问题视而不见,不采取有效措施 |
日常生活 | 个人生活懒散,不注重细节和长远规划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墨守成规、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精益求精、认真负责 |
四、例句说明
1. 他总是因循苟且地完成任务,从不主动寻求改进。
2. 公司管理层因循苟且,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3. 在学习上不能因循苟且,否则难以取得进步。
五、总结
“因循苟且”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或生活中缺乏责任心、不思进取、只求表面应付的行为方式。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可能对团队或组织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当避免因循苟且,培养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