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伐木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其中,《伐木》是《小雅》中的一篇,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的情感与思考。以下是对《伐木》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总结
《伐木》是一首描写人们在山林中砍伐树木的诗,通过描绘劳动场景,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人民在劳作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该诗也常被用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祝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砍伐树木的声音咚咚响,鸟儿鸣叫声音清脆。它们从深谷飞出,飞到高大的树上。 |
其鸣自乐,岂不怀归? | 它们欢快地鸣叫,难道不怀念故乡吗? |
无酒酤我,无肴佐我。 | 没有酒来招待我,没有菜肴来陪我。 |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 既然已经喝醉了酒,也吃饱了恩德。 |
君子有酒,旨酒斯酌。 | 君子有美酒,美酒慢慢斟。 |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 那人要回家,我为他喂马。 |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 那人要回家,我为他喂马驹。 |
适我愿兮,谓我好也。 | 这是我所愿,他说我很好。 |
三、结语
《伐木》作为《诗经》中的一篇,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也寄托了他们对友情和亲情的深切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伐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