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新,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代一尺是什么标准,古代一尺是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尺作为古代重要的测量单位,不同朝代的换算方法不同。秦朝一尺约23.1cm;汉朝一尺大约21.35到23.75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朝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朝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并且,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扩展资料: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
舜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并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
不同地方的人们使用不同标准的测量单位,这虽然也是一种进步,但是给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带来了不便。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随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使得长度,重量,容量的单位在全国得以统一。
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使得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有了统一的标准,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